邓智勇,男,硕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云南省核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SPECT、PET/CT、核素治疗等肿瘤核医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甲状腺癌、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担任云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多个学术职务,是云南省核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名医专项高层次人才。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4项,参与编辑著作5部,曾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2项,获发明专利2项。
冯志平,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
长期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诊治工作,擅长甲状腺肿瘤的诊治及晚期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综合治疗及核素治疗。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联合基金3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云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3项。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3部。
汪春,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
主要从事分子影像的研究,担任云南省核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学组委员。主要从事肿瘤分子影像研究。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 4篇,参与编辑著作4项,曾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2项,获发明专利1项。
刘超,男,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
主要从事放射性核素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擅长甲状腺癌与骨转移癌的治疗,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是云南省医学高层次后备人才。主要从事肿瘤核素治疗和分子影像学研究。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 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参与编辑著作1项,曾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1项。
陈媛娇,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现任医院核医学科护士长,兼任片区护士长(医技特殊科室片区)。
主要从事肿瘤患者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擅长肿瘤专科护理、放疗专科护理、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及核医学专科护理,是肿瘤专科护士及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八届理事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二届护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核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到日本、广州、浙江进修学习。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院内课题1项,参与编辑著作8部,其中作为主编参编1部,副主编参编1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朱家伦,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放射性核素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擅长核素显像诊断、擅长甲状腺癌的碘131治疗及靶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碘131及内科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锶89治疗等。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 6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1项。
刘鹏杰,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医院核医学科。
主要从事肿瘤的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擅长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骨转移癌的核素治疗,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其他甲状腺疾病的内科治疗。担任云南省核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云南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迄今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 3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1项;参与编辑著作2项,获发明专利1项。
陈婷,女,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任医院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甲状腺癌综合治疗的临床工作及难治性远处转移性甲状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擅长甲状腺癌的综合诊疗,甲亢的内科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及甲状腺炎的诊治,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综合治疗。任云南省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委员。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云南省高层次卫生健康技术人才"医学学科后备人才"及昆明医科大学"百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获昆明医科大学“海棠青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十佳医生”荣誉称号。
迄今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 SCI 文章8篇。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 项。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 项(10/20)。
王永斌,男,硕士学历,副主任检验技师,现任医院核医学科放免室负责人。
主要从事体外检验的研究,擅长内分泌激素的检验,担任云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是体外分析青年专家。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1篇,参与省级课题3项,参与编辑著作4项,曾获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检验与临床内分泌案例大赛二等奖奖。
赵升,主要从事多模态医学影像的肿瘤应用研究,擅长X线、CT、PET/CT、PET/MR多种医学影像诊断,担任云南省医院管理协会核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 5篇,主持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编著作1项,参与编辑著作2项。曾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2项。
谢燃,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分子影像在肿瘤诊断方面的研究,擅长PET/CT的分子影像诊断,担任云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委员以及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肿瘤的PET/CT影像诊断。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10余篇,主持省级科技厅联合专项课题1项,主持教育厅研究课题1项,参与编辑著作3项,曾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1项。
陈龙,男,博士研究生学历(肿瘤学),博士后(人工智能方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公派东京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PET/CT及PET/MR分子影像学诊断工作,熟悉甲状腺癌131I治疗及骨转移瘤89Sr的治疗,关注并推动177Lu及225Ac等新型放射性配体疗法在前列腺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委员会委员。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Top论文2篇),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2项,参与编辑及翻译专著8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美国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R1)。2023年昆明医科大学首批“乘风人才”,2020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成员,云南省“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骨干成员(医学影像科),云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成员;2021年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一等奖;2023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R26),2021年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R2)。